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助力效率提升,98%事项覆盖,审批提速70%
近年来,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,政务服务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特别是“一网通办”的推行,使得政务服务更加高效、便捷,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。据统计,目前“一网通办”已覆盖98%的事项,审批效率提升了70%,为优化营商环境、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“一网通办”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,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,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、快捷。自2018年国家层面提出“一网通办”以来,全国各地积极响应,纷纷开展政务服务改革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我国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取得了显著成果。
首先,事项覆盖范围不断扩大。截至目前,全国“一网通办”事项覆盖率已达到98%,基本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“应上尽上、全程在线”。这意味着,企业和群众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,无需再四处奔波,只需登录政务服务平台,即可轻松办理。
其次,审批效率大幅提升。在“一网通办”的推动下,审批环节简化、审批时限缩短,审批效率显著提高。据统计,审批效率提升了70%,大大缩短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时间成本。这不仅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,提高企业竞争力,也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。
此外,“一网通办”还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。通过统一事项编码、统一办理流程、统一办件材料,有效解决了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“门难进、脸难看、事难办”等问题。同时,政务服务平台还提供了在线咨询、在线投诉等功能,方便企业和群众及时了解政策、反映问题。
在推进“一网通办”的过程中,各地还积极探索创新,形成了许多有益经验。例如,浙江省推出的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“一窗受理、一次办结”,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。江苏省则通过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“全流程、全领域、全时段”在线办理。
当然,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。如部分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、数据共享程度不高、政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。针对这些问题,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大投入,不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,推动数据共享,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确保“一网通办”改革取得更大成效。
总之,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覆盖98%事项,审批提速70%,为我国政务服务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“一网通办”改革,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“全流程、全领域、全时段”在线办理,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、高效,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- • 职业教育“订单班”毕业生年薪最高达15万,就业市场新宠儿崛起
- • 渤海大学荣登全国高校专利转化百强榜单,创新成果转化再创佳绩
- • 凌海对虾壳变医美面膜,甲壳素护肤年销过亿,引领美容新潮流
- • “沟帮子熏鸡厂打造DIY工坊,游客亲自动手制作迷你熏鸡挂饰,体验传统工艺魅力”
- • 日本藏辽代锦州官窑瓷器特展引发学界热议:千年古瓷重现光彩
- • 航天专家孙家栋少年时期锦州数学竞赛试卷展出,见证数学天才的青春足迹
- • 义县荒山变“宝地”,中药材种植年产值突破5亿元
- • 中俄能源合作项目成功落地,年进口液化天然气500万吨助力我国能源安全
- • 北镇鸭梨酵素饮品荣登健字号,解酒护肝功效实测显著
- • 太和区古法酿醋技艺建基因库,百年菌群永续传承
- • 澳大利亚发现清代锦州移民家书,揭开淘金血泪史
- • 凌河区教堂密道揭秘:抗日电台遗址激活红色记忆,文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
- • 汉代徒河县青铜官印出土,实证锦州两千年建城史
- • 东北三省一区共筑“冰雪丝绸之路”:冰雪经济的新篇章
- • 营商环境评价东北三连冠,企业开办“秒批秒办”彰显改革成效
- • 袁崇焕纪念馆荣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传承民族精神再谱新篇
- • 北镇葡萄冷链物流中心盛大启用,48小时直达北上广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中韩(锦州)产业园成功引入三星电子半导体项目,共筑东北亚经济新格局
- • 夜间经济助力“不夜锦州”,GDP贡献超15%展现城市活力
- • 中共特工朱霁青与锦州情报网:3D地图首展揭秘红色传奇
- • 古塔区中元节河灯漂流大赛:智能灯带拼出“锦州”字样,点亮节日庆典
- • 锦州加大保障力度,2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,租金低至市场价30%
- • 明代广宁驿锦州段考古发现:完整马骨与驿站文书揭示古代交通要道风貌
- • 锦州港与鹿特丹港携手共建“数字丝路”物流通道,开启全球物流新纪元
- • 元代大儒郝经锦州讲学遗址考古发现弟子碑刻群,揭开历史新篇章
- • 太和区豆渣变有机肥,闭环农业种出良心菜
- • 合成生物产业基地投产,首个人工蛋白产品面世,开启生物科技新时代
- • 太和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营收突破300亿,展现强劲发展势头
- • 锦州天主教堂揭秘:1900年东北疫情记录中的法国传教士身影
- • 锦州湾海上剧场首演《渤海传奇》,全息投影技术打造视觉盛宴
- • “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:200个村实现微电网覆盖,年省电费2000万元”
- • 民族企业家宋则久商标设计手稿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,展现中国设计力量
- • 东北首条高速磁浮线路规划出炉,锦州经停,1小时直达沈阳!
- • 义县乡村创客空间入驻项目获千万风投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凌海百年灯塔焕新颜,光影剧场演绎闯关东史诗
- • 黑山秸秆综合利用实现新突破:综合利用率超98%,制成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发展
- • 黑山地瓜奶茶横扫校园,拉丝芝士杯成浪漫表白利器
- •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收官,50万人喜提“放心水”
- • “汉字激光照排之父”王选锦州亲属捐赠早期研发设备,传承科技精神
- • 冬奥冠军徐梦桃代言家乡冰雪运动中心,助力家乡冰雪产业发展
- • 锦州港30万吨级航道竣工,货物吞吐量跃居全国前十,助力东北亚物流枢纽建设
- • 凌海对虾3D打印食品惊艳亮相进博会,宇航菜单再添新品
- • 我国筹备建设渤海海洋文化数字博物馆,传承海洋文化瑰宝
- • 大凌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,野生鱼类种群恢复至30种
- • 新能源汽车换电站覆盖全域,燃油公交车全面淘汰,绿色出行新时代来临
- • 无人配送网络助力城乡一体化,最后一公里成本降低70%
- • 锦州籍导演宁浩捐建“关东影视文化博物馆”:传承影视文化,助力文化繁荣
- • 黑山地蛋白造人造肉,植物基汉堡试吃会爆满,未来肉食市场新风向
- • 东北陆海新通道锦州枢纽年开行中欧班列突破1200列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辽沈战役纪念馆焕新体验,沉浸式夜游《塔山之夜》引领红色旅游新风尚
- • 锦州旅游吉祥物“锦小虎”走红,衍生品销售额突破千万大关
- • 凌河区非遗传承人“收数字徒弟”,全球青年在线学艺,传承文化新风尚
- • “锦小凌”IP衍生品产值破亿,城市吉祥物助力文旅产业腾飞
- • 末代皇后婉容途经锦州日记揭秘:一窥民国时期民间疾苦
- • 华侨领袖陈嘉庚视察锦州教育手记捐赠华侨博物馆:传承爱国情怀,弘扬教育精神
- • 北镇葡萄酿酒厂荣膺布鲁塞尔金奖,辽西风味征服欧洲市场
- • 锦州辽塔地宫揭秘:北宋定窑瓷器与佛骨舍利的千年之谜
- • 锦州农机共享平台助力百万亩耕地,成本降低70%,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东北三省一区共筑“冰雪丝绸之路”:打造冬季旅游新名片
- • 义县契丹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,牧民年入破百万再创新高
- • 义县契丹乐舞团赴日演出,雅乐融合惊艳京都
- • 锦州非遗夜市开市,百项技艺月客流超百万,文化盛宴点亮城市夜空
- •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获批硕士点,填补民办高校空白,开启教育新篇章
- • 东北最大供油基地: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年突破100万吨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辽西五市携手共建锦州湾临港经济区,年引资超千亿,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
- • 反家暴联动机制助力,救助超5000人次,构建和谐家庭新篇章
- •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助手锦州传教手稿现身拍卖会,珍贵历史文献引关注
- • 义县契丹太阳神壁画复原:游牧民族宇宙观的震撼学界
- • 东北亚国际商品展盛大开幕,锦州签约额达1800亿元,共绘区域经济繁荣新蓝图
- • 《明代锦州总兵祖大寿家族墓志铭破译:揭秘抗清秘辛的历史篇章》
- • “跟着课本游锦州”研学路线助力百万学子拓宽视野
- • 广济寺古塔修缮完工,千年辽塔首展地宫文物,历史瑰宝重焕光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