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乡冷链物流网建成,农产品损耗率降至1%,助力乡村振兴
近年来,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,其中,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是关键一环。经过不懈努力,我国已成功建成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网络,农产品损耗率降至1%,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、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一、城乡冷链物流网建成
冷链物流是指利用温控设备,对农产品进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冷链运输、储存和销售。近年来,我国政府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,推动城乡冷链物流网络建设。目前,我国已建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冷链物流网络,实现了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快速、安全运输。
1. 建设冷链仓储设施。在农产品主产区、集散地、销地等地区,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冷链仓储设施,提高农产品储存能力。
2. 完善冷链运输体系。通过铁路、公路、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,构建覆盖全国的冷链运输网络,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。
3. 推进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。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实现冷链物流信息实时跟踪,提高物流效率。
二、农产品损耗率降至1%
农产品损耗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因损耗造成的农产品损失高达数千亿元。而随着城乡冷链物流网的建成,农产品损耗率已降至1%,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1.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。冷链物流可以有效控制农产品在运输、储存过程中的温度,防止细菌滋生,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。
2. 降低农产品损耗。冷链物流可以减少农产品在运输、储存过程中的损耗,提高农产品利用率。
3. 促进农产品流通。冷链物流可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,缩短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时间,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农产品的需求。
三、助力乡村振兴
城乡冷链物流网的建成,不仅降低了农产品损耗率,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1. 增加农民收入。降低农产品损耗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,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,助力脱贫攻坚。
2.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。冷链物流的发展,为农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,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。
3.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。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,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,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
总之,城乡冷链物流网的建成,农产品损耗率降至1%,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,提高冷链物流服务水平,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。
- • 评剧皇后筱俊亭亲传弟子复排经典剧目《杨三姐告状》再掀戏曲热潮
- • 东北粮食期货交割库扩容至500万吨仓容,助力东北粮食产业升级
- • 华为“锦州云脑”上线,AI算力规模东北居首,引领东北人工智能发展新潮流
- • 北斗智慧港口系统助力锦州港效率提升50%,智慧物流新时代来临
- • 锦州企业承建孟加拉国石化项目,合同额突破50亿,彰显中国实力
- • 辽沈战役纪念馆开设“小小讲解员”培训班,传承红色精神,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
- • 锦州农村“云公章”系统助力审批“零跑腿”
- • 黑山褐壳鸡蛋文化节盛大开幕,行业标准同步发布引领行业新风向
- • RCEP锦州经贸中心挂牌仪式圆满举行,关税减免超1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自动驾驶观光车在医巫闾山景区首期试运行,开启智慧旅游新时代
- • 东北最大跨境电商O2O体验店盛大开业,日销售额突破千万创纪录
- • 黑山花生酱拿铁咖啡厅爆单,中西混搭引争议:创新还是颠覆?
- • 全民健康档案数字化助力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至95%
- • 碳汇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突破10亿元,激活林业生态价值新篇章
- • 《爱国将领冯麟阁家族档案揭示清末锦州政局风云变幻》
- • 笔架山天桥潮汐景观:自然奇观入选《中国国家地理》封面
- • 国画大师晏少翔《医巫闾山图》拍出1.5亿天价,艺术市场再掀波澜
- • 城市快速路二期通车,高峰期拥堵指数下降40%,助力城市交通焕新升级
- • 中共早期党员朱霁青锦州抗日活动档案首次解密:揭开历史新篇章
- • 探寻历史足迹:“锦州先生”李锴书院遗址复原开放,传承文化瑰宝
- • 千所校园共筑非遗传承梦——“一校一品”助力非遗项目全覆盖
- • 国画大师晏少翔《辽西山水长卷》以1.2亿元成交,创拍卖纪录
- • 凌河区豆芽卷饼闯入711便利店,早餐江湖再掀风云!
- • 义县辽育白牛雪花牛肉拍出天价,每克贵过黄金,揭秘其背后的传奇故事
- • 华为携手锦州云脑,算力规模突破200P,助力东北AI企业腾飞
- • 张艺谋执导《关东往事》开机,闯关东主题影视基地再掀热潮
- • 《爱国商人李善祥抗日募捐账簿:历史记忆的珍贵见证,荣登《世界记忆名录》》
- • 义县万亩花生园建成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,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
- • 《晚清学者李锴隐居医巫闾山日记:一部记录生态智慧的珍贵文献》
- • 单田芳评书艺术馆盛大开馆,AI合成声音助力永续经典传承
- • 3D打印技术走进校园,50所中小学开设创客课程助力创新教育
- • 北镇葡萄冷链物流中心正式启用,损耗率降至2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千年古艺重现人间——义县契丹乳酪制作技艺复活,博物馆带你尝千年酸味
- • 古塔区关帝庙百年商帮许愿数据曝光:大数据揭示商业信仰变迁
- • 凌河区智慧校园建设再升级:AI教学系统覆盖百间教室
- • 加拿大传教士在锦州办学档案荣登“世界记忆遗产”名录
- • 锦州湾跨海大桥通车,锦州至葫芦岛车程缩短至20分钟,两地交通更加便捷
- • 北镇高跷秧歌队惊艳法国巴黎,传统文化绽放异国芳华
- • 锦州实验学校创新举措,开设“辽西非遗少年传承班”助力传统文化传承
- • 旅游服务质量测评连续三年全省第一,打造高品质旅游品牌
- • 城市快速路二期通车,高峰期拥堵指数下降40%,交通治理新篇章
- • 黑山地瓜条攻占日本便利店,日媒赞“东方薯条”:传统美食的新潮流
- • 黑山红白理事会规范婚丧嫁娶,助力居民户均节省2万元
- • 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络全面覆盖,3分钟换电率突破100%,引领绿色出行新潮流
- •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突破75%,健康中国战略成效显著
- • 义县契丹捺钵文化节:复活辽代春猎,鹰笛声震大凌河
- • 义县契丹太阳神壁画复原:游牧民族宇宙观震撼学界
- • 华侨陈嘉庚考察锦州教育,珍贵笔记入藏华侨博物馆
- • 地质学家李四光辽西地质考察手稿在锦州意外发现,揭秘百年前地质研究奥秘
- • 北镇医巫闾山脚下崛起:东北最大中药种植观光基地惊艳亮相
- • 锦州湾国际电影节永久落户,设立“红海滩奖”助力电影产业发展
- • 明代广宁驿锦州段发现完整马骨与驿站文书,揭秘古代交通枢纽历史
- • 锦州湾实验室研发深海采矿机器人,创7020米作业纪录,引领深海资源开发新篇章
- • 义县蒙古族那达慕搬进商场,都市青年体验草原三艺,感受传统魅力
- • 夜间经济助力锦州GDP增长,打造“不夜锦州”新名片
- • 东北陆海新通道锦州港年吞吐量首破2亿吨,集装箱增长40%,锦州港迎来历史性跨越
- • 凌海海洋牧场创新科技,水下监控网助力海参生长实时追踪
- • 乡村新能源微电网助力乡村振兴,电费降低40%,绿色生活新篇章
- • 《锦州十姐妹:解放战争支前模范的英勇赞歌——京剧舞台再现传奇事迹》
- • 冬奥冠军徐梦桃为锦州冰雪运动中心题名,助力冰雪运动发展
- • 解放锦州烈士陵园祭扫专线开通,年接待量突破百万,缅怀先烈,传承红色基因
- • “万人接力传递爱:沟帮子熏鸡义卖助力罕见病儿童救助行动”
- • 《清代名将多隆阿满文家书译注出版,揭秘晚清边疆治理之谜》
- • 法国传教士拍摄的1900年锦州老照片:数字回归,见证百年沧桑
- • 民国史学家金毓黻故居开放,AI复原书斋著史场景,重温历史风华
- •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新进展:特级校长年薪可达30万,教育领军人才迎来春天
- • 锦州湾综保区封关运行首日,进出口额突破亿美元创历史新高
- • VR全景直播北普陀山云海,百万网友在线“追光”
- • 锦州AI辅助诊疗系统助力基层医疗,覆盖80%基层医院
- • 东北人才回流计划成效显著,锦州净流入人口增幅领跑东北
- • 锦州农机共享平台助力农业现代化,服务覆盖90%耕地
- • 康熙御赐锦州将领宝刀现身拍卖会,铭文揭示治水功绩传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