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州港岸电系统年替代燃油超10万吨,绿色港口建设迈出坚实步伐
近年来,随着我国对环保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视,绿色港口建设成为推动港口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。锦州港作为辽宁省重要的港口之一,积极响应国家政策,加大岸电系统建设力度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据统计,锦州港岸电系统年替代燃油超过10万吨,为我国绿色港口建设树立了典范。
锦州港位于辽宁省西南部,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,是我国东北沿海的重要港口。随着港口吞吐量的不断增长,船舶燃油消耗量也逐年上升,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锦州港积极引进先进的岸电技术,建设岸电系统,实现了船舶靠港时的清洁能源供应。
据了解,锦州港岸电系统采用先进的变频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,能够根据船舶的具体需求,提供稳定、可靠的电力供应。该系统具备以下特点:
1. 高效节能:岸电系统采用清洁能源,有效降低了船舶燃油消耗,每年可减少10万吨以上燃油使用,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。
2. 安全可靠:岸电系统采用多重安全防护措施,确保船舶靠港期间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。
3. 智能化管理:岸电系统具备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功能,实现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理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
4. 绿色环保:岸电系统使用清洁能源,减少船舶燃油消耗,降低污染物排放,对改善港口周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。
自岸电系统投入使用以来,锦州港船舶燃油消耗量逐年下降,污染物排放量也得到有效控制。据统计,岸电系统年替代燃油超过10万吨,相当于减少了约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,为我国绿色港口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此外,锦州港还积极开展绿色港口建设,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1. 提高船舶排放标准:对进出港船舶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,降低船舶污染物排放。
2. 发展绿色能源:鼓励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,如太阳能、风能等,为港口提供绿色能源。
3. 优化港口布局:合理规划港口布局,提高港口空间利用效率,降低能源消耗。
4. 推广环保技术:积极引进和应用环保技术,提高港口环保水平。
总之,锦州港岸电系统的成功实施,标志着我国绿色港口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。未来,锦州港将继续加大投入,推动绿色港口建设,为我国港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同时,也希望更多港口能够借鉴锦州港的成功经验,共同为我国绿色港口建设贡献力量。
- • 东北讲武堂锦州分校校友名录大数据平台成功上线,助力校友资源共享与交流
- • 燃气管道智能监测系统:守护城市安全,预警率100%
- • 锦州博物馆携手故宫博物院,盛大推出“关外珍宝”巡回展
- • 科尔沁沙地光伏治沙项目并网,年发电量达30亿度,绿色能源助力沙漠治理
- • 高句丽山城防御体系三维复原:揭秘古代智慧与军事艺术
- • 《晚清学者李锴隐居医巫闾山日记:一部记录生态智慧的珍贵文献》
- • 民族企业家宋则久商标设计手稿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,传承与创新交织的艺术之旅
- • “黑山二月二龙抬头大典:非遗剃头匠为百岁老人理龙头,传承千年民俗文化”
- • 文旅消费券发放超亿元,助力经济复苏,综合收入增长200%
- • 旅游投诉秒响应系统上线,满意率100%,为游客保驾护航
- • 北镇梨花节万人猪蹄宴破吉尼斯纪录,香飘十里,传承民俗风情
- •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,全国示范项目展现绿色转型新路径
- • 锦州湾海洋牧场:绿色奇迹,年固碳量相当于5万亩森林
- • “锦州名人基因库”:助力历史文化研究的新引擎
- • “泥人张”传人复原契丹贵族仪仗队泥塑群像:传承与创新的历史对话
- • 京剧大师袁世海家族戏服捐赠戏曲博物馆,传承京剧文化瑰宝
- • 《寻味锦州》:一位老外从质疑到痴迷的美食之旅
- • “铁嘴张”录音捐献曲艺馆:民间说书艺术的珍贵传承
- • 渤海大学突破性成果:攻克二氧化碳制淀粉技术,年转化量达万吨级
- • 跨境电商迎来新高峰:东北首个海外仓启用,交易额年增350%
- • 渤海船舶学院与中船重工共建实训基地,共育船舶行业未来人才
- • 关东学派创始人刘春烺手札捐赠,揭开晚清改革思想神秘面纱
- • 明代戍卒家书出土,毛笔字迹清晰如昨,穿越时空的温情见证
- • 《薯宝传奇》动画热播,黑山地瓜周边产品热销央视
- • 北镇水馅包子:朝鲜使臣游记中的跨国考证实锤
- • 京沈高铁锦州北站旅游集散中心盛大启用,开启旅游新时代
- • 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途经锦州路线研究成果发布:揭示古代东亚文化交流轨迹
- • 锦州湾沙疗研究所发布关节炎改善临床报告,揭示沙疗新疗法
- • 北斗智慧港口系统成功上线,锦州港装卸效率实现飞跃式提升
- • 义县寒富苹果AI分拣技术革新:糖度颜色一秒分级,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中韩(锦州)产业园迎来三星电子半导体项目,共筑东北亚经济新格局
- • 锦州湾通用航空产业园:年产无人机2000架,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
- • 景教十字碑刻:唐代锦州宗教包容性的有力印证
- • 围棋国手刘小光题刻“笔架山棋局”引发热议,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
- • 城市天际线管控条例出台,限高保护历史风貌:守护城市文脉,塑造和谐城市景观
- • 我国海洋温差能发电试验平台正式启用,年供电量突破千万度
- • 城市更新盘活闲置工业用地3万亩,腾笼换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
- •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,我国走在全国前列
- • 少林武僧团寻访元代锦州护寺武僧后裔,探寻历史传承之路
- • 留学生创业园盛大开园,助力“一带一路”沿线人才创新创业
- • 小凌河两岸景观带荣膺“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”:打造城市绿色新名片
- • 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全覆盖,职业体验基地助力未来梦想起航
- • 黑山花生酱登陆澳洲超市,健身博主狂推成为爆款!
- • 辽宁自贸试验区锦州联动创新区挂牌,50项改革措施助力区域发展新突破
- • 新能源观光车全面替代传统车型,年减排二氧化碳万吨,助力绿色出行
- • 义县明代长城遗址装感应灯带,夜光巨龙震撼航拍,再现历史辉煌
- • 霍殿阁锦州演武场遗址出土清代关东大刀:探寻历史记忆的锋芒
- • 黑山地瓜提取抗衰老成分,国际药企天价求购专利,掀起全球抗衰老热潮
- • 笔架山景区荣获5A级景观质量评审认证,自然风光再添亮点
- • 锦州满族剪纸惊艳纽约时代广场,非遗产品出口额突破千万大关
- • 国家级石化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户,助力万亿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
- • 沟帮子稻田艺术季盛大开幕,巨型“关东农耕图”无人机航拍惊艳亮相
- • 北斗导航技术助力锦州港船舶调度,准点率高达99%
- • 《义县刀客抗俄故事:民间文学保护工程中的英勇篇章》
- • 黑山花生壳压合环保板材热销家具厂,绿色环保新潮流引领市场
- • 东北首条跨海隧道贯通,锦州至大连车程缩至1.5小时,区域发展再掀新高潮
- • 东北亚国际商品展盛大落户锦州,签约额达1800亿元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辽西走廊古琴制作技艺传承人匠心复刻耶律倍“松风清节”琴
- • 旅游厕所革命:全国旅游厕所全部达到AAA级标准,提升游客体验
- • 满族剪纸非遗传承人汪秀霞作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名录,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光彩
- • “重走耶律倍藏书路”跨国研学项目正式启动,传承千年文化之旅启程
- • 锦州旅游吉祥物“锦小虎”走红,衍生品销售额破千万,助力城市品牌形象提升
- •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突破75%,健康中国战略成效显著
- • 古塔区烧烤摊主温情满满,为环卫工打造24小时暖冬驿站
- • 黑山年猪祭:非遗传承中的满族年味再现
- • 青少年科创大赛再创佳绩,全省获奖数第一,专利超500项!
- • 渤海大学攻克二氧化碳制淀粉技术,年转化量达万吨级,助力绿色低碳发展
- • 黑山丧俗改革:生命树葬林与二维码墓碑,让逝者生平永传
- • 百年百货大楼引入免税店,首日销售额破2亿,创历史新高!
- • 凌河区回族汤瓶八诊开网课,全球学员在线学习独特经络疗法
- • 数字人民币供应链金融平台正式上线,账期缩短至3天,助力企业高效融资
- • 凌河公园现辽代贵族墓葬群,遗址博物馆即将落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