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县荒山流转种药材,村集体年入百万助力乡村振兴

锦州新闻网 阅读:6 2025-09-16 18:10:30 评论:0
义县荒山流转种药材,村集体年入百万助力乡村振兴

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各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,辽宁省义县便是其中之一。该县通过荒山流转种植药材,不仅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,更让村集体年收入突破百万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义县地处辽宁省西部,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。过去,由于地形复杂,土地资源有限,义县农民的收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义县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产业,将目光投向了荒山流转种植药材。

荒山流转是指将荒山、荒坡等未利用土地流转给企业或个人进行开发利用。在义县,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,鼓励企业或个人流转荒山种植药材。此举不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,还能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
在义县某村,村民张大哥就流转了自家的荒山种植药材。他告诉笔者:“以前这片荒山光长草,什么也不长。现在种上药材,不仅山上的生态环境变好了,还能给我们村集体带来收入。”

据了解,义县流转荒山种植的药材主要有黄芪、党参、丹参等。这些药材市场需求量大,价格稳定,经济效益显著。据统计,流转荒山种植药材后,村集体年收入可达百万以上。

为了确保药材种植的顺利进行,义县还成立了专门的药材种植技术指导小组,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。此外,政府还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药材种植,通过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带动村民共同致富。

在义县,药材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。许多村民通过流转荒山种植药材,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。村民李大姐说:“以前我们靠种地收入低,现在种药材,一年能赚上几万元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”

义县荒山流转种植药材的成功经验,为其他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借鉴。业内人士表示,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,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,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总之,义县通过荒山流转种植药材,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义县将继续发挥荒山资源优势,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
锦州新闻网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锦州新闻网立足锦州全域,辐射辽西及东北地区,提供新闻、民生资讯与深度报道,打造智慧化、互动化的区域信息枢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