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资近6亿元,锦州主城区供热管网改造完成
寒冬将至,锦州市主城区却已提前铺就了一张温暖的保障网。随着供热期临近,锦州市正式宣布完成主城区老旧供热管网改造工程,这项历时数年的民生工程,不仅刷新了城市供暖基础设施的“血管系统”,更将温暖精准输送到30万居民的家中。
170公里管网焕新:城市“毛细血管”的全面升级
此次改造的核心成果是累计完成170余公里老旧供热管网的更换,远超省级考核指标。若将这条管网首尾相连,足以从锦州延伸到沈阳,其规模堪称锦州供暖史上“里程最长的一次换血”。过去,这些锈蚀、漏损的管道如同堵塞的血管,导致热量输送效率低下,如今采用新型保温材料的管网,热损耗率预计降低20%以上,相当于每年为全市节省出300个标准游泳池的供暖能量。
34台小锅炉退役:从“分散供暖”到“集中供热”的跨越
改造的另一大亮点是彻底淘汰34台燃煤小锅炉,将原本分散供暖的1300万平方米区域全部并入城市集中供热大网。这一举措如同将零散的“小火炉”升级为“中央空调”,不仅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800吨/年,更让以往因锅炉故障频繁投诉的松坡路、士英街等片区居民,首次享受到24小时稳定热源。
科学施工:民生工程的“最小干扰”哲学
面对大规模地下施工可能引发的交通拥堵,锦州市创新采用“错峰开挖+智慧导流”模式。例如在士英街标段,施工方利用夜间时段作业,白天铺设临时钢板保障通行;同时通过手机APP实时推送绕行路线,将市民出行影响压缩至“像避开一场短暂阵雨”的程度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管网改造与老旧小区整治同步实施,避免“马路拉链”现象,仅此一项就节约重复开挖成本超2000万元。
西部互联工程:供热安全的“双保险”
作为今年重点推进的配套项目,西部供热管网互联工程首次实现城东、城西热源互通。这意味着即使某区域热源突发故障,系统可自动切换至备用管网供能,类似为城市供暖装上了“备用电源”。据测算,该技术将故障响应时间从原来的48小时缩短至4小时以内,彻底解决以往“修管道冻三天”的困境。
10月25日启动试运行:温暖倒计时开启
目前,全市供热系统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。按计划,10月25日将启动冷态运行(注:冷水循环测试管网承压能力),10月28日起全网逐步升温,确保31日前所有小区达到标准供热状态。市供热集团总工程师王建军打了个生动比方:“这就像运动员赛前热身,必须让每根‘筋骨’都活动开,才能冲刺冬季供暖这场马拉松。”
对于30万锦州市民而言,这项投资近6亿元的改造工程,最终将转化为家中稳定的20℃以上室温。正如重庆路社区75岁的李淑芳所说:“以前冬天要裹着棉袄看电视,现在听说新管道能‘记住’温度,像有个看不见的暖宝宝贴在墙里。”这份温暖,正是城市治理者与建设者交给百姓的最踏实答卷。
- • 锦州青少年科创大赛成果丰硕:参赛作品数量翻番,专利数突破千项
- • 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家族慷慨捐赠东北抗战史料,传承民族记忆
- • 科尔沁沙地光伏治沙项目并网发电,助力减排二氧化碳80万吨
- • 科尔沁沙地光伏治沙项目并网,年发电量达30亿度,绿色能源助力沙漠治理
- • 古塔区夜市经济条例出台,夜生活再升级,外摆至凌晨两点!
- • 锦州方言语音库惊现NASA,外星人有望学会“老呔儿”口音
- • 锦州老工业基地转型案例:走进哈佛商学院教材的传奇故事
- • 锦州连续三年荣登“中国美好生活城市”榜单,魅力城市再续辉煌篇章
- • 旅游直通车实现“村村通”,票价全城1元普惠,让旅游更便捷!
- • 汉代锦西侯金印出土:揭秘西汉边疆分封制度的珍贵见证
- • 中国锦州国际冰雪节盛大开幕,百座冰雕点亮古塔公园,冬季狂欢盛宴启幕
- • 光伏治沙项目启动,10万亩科尔沁沙地变“蓝海”
- • 凌海渔家号子大赛激情上演,渤海好声音荣耀诞生
- • 锦州农村“云公章”系统助力审批不出村,提升服务效能
- • 锦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年交易额突破80亿美元,东北跨境电商发展再上新台阶
- • 茅以升手绘大凌河桥设计图入藏科技馆,见证桥梁工程大师的智慧结晶
- • 清代诗人陈梦雷避暑山庄诗作入选《全清诗》新编:历史记忆的传承与再现
- • 沙特阿美投资锦州石化项目,合同额突破800亿元,中沙合作再上新台阶
- • 太和区豆制品产业园免税三年,龙头企业争相入驻,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义县辽代佛塔惊现神秘经卷,或改写佛教东传路线历史
- • 黑山丧俗改革:生命树葬林与二维码墓碑,让生命以新方式延续
- • 大凌河锦州段生态修复圆满完成,新增湿地公园5处,共筑绿色家园
- • 明代锦州籍状元张升殿试策论原件数字化公开,揭开历史面纱
- • 围棋国手刘小光挥毫泼墨,题字“黑白道”刻入笔架山,传承中华围棋文化
- • 锦州再攀高峰:获批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,推动产业升级新篇章
- • 冬奥冠军徐梦桃代言家乡冰雪运动中心,助力家乡冰雪事业蓬勃发展
- • 《黑山“冥婚”纪录片引发戛纳热议:民俗学者激辩伦理边界》
- • 义县蒙古马养殖与旅游结合,草原骑射体验助力招商引资
- • 凌河区百年酱园扩建遭遇抵制:文保与发展的冲突再起波澜
- • 黑山秸秆综合利用实现新突破:综合利用率超98%,制成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发展
- • 沟帮子熏鸡创新使用秸秆燃料,减碳90%荣获国家认证
- • 电梯物联网系统实现故障15分钟响应,提升城市安全与效率
- • 锦州获批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: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- • 黑山褐壳鸡蛋荣获欧盟有机认证,单品电商年销额突破5亿元
- • 全民应急救护持证人员比例突破20%,构建和谐社会新防线
- • 国家级石化计量测试中心揭牌,助力万亿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
- • 城市更新盘活闲置工业用地3万亩,腾笼换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
- • 义县农村小学营养餐标准全省领先,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
- • 北镇党员示范棚:党建引领,助力500户村民脱贫致富
- •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助力市场激增,销售增长120%!
- • 东北最大船舶供油港保税燃料油加注量突破200万吨,助力航运业发展
- • 我国筹备建设渤海海洋文化数字博物馆,传承海洋文化瑰宝
- • 太和区工业遗址公园焕新:老厂房顶种光伏,实现绿色发电自给自足
- • 清代诗人纳兰性德锦州游记诗稿拍出千万高价,揭秘古董市场的魅力与价值
- • 锦州湾国际机场T3航站楼盛大开工,打造千万级旅客吞吐量枢纽
- • 导演宁浩捐建“关东影视基地”,再现锦州百年街景,传承历史文化
- • 民国学者金毓黻《东北通史》手稿捐赠故乡锦州,传承历史文化瑰宝
- • 黑山二人转全息剧场盛大落成,梅派传人与数字人同台演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
- • 北镇葡萄沟荣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“最佳旅游乡村”称号,展示中国乡村旅游新风采
- • 锦州相声名家陈连仲艺术生涯回顾展引万人围观,传承经典笑满城
- • 傅作义秘书阎又文在锦州潜伏期情报原件解密:一段尘封的历史揭开面纱
- • 人工智能助教系统助力教育革新:批改作业准确率高达99%
- • 锦州八中创新教学,开设考古选修课与辽沈战役纪念馆联合开发教材
- • 身临其境,感受义县蒙古族祝赞词的草原盛宴——VR体验馆带你领略民族风情
- • 锦州湾海洋牧场创新科技,国内首座“海底数据中心”建成
- • “沟帮子熏鸡卫星冠名发射,太空传递百年卤香:传统美食的航天之旅”
- • 辽西非遗夜市璀璨启幕,皮影戏与东北大鼓共奏文化盛宴
- • 《民国教育家王显廷乡村教育日记:揭开乡村教育历史的神秘面纱》
- • 爱国实业家杜重远在锦州创办陶瓷厂遗址: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
- • 锦州方言保护工程正式启动,AI语音库收录5万条特色词汇,传承地方文化新篇章
- • “两弹一星”元勋朱光亚在锦州军事工程学院授课讲义重现:传承科技报国精神
- • 义县契丹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,牧民年入破百万再创新高
- • 锦州开发区外资企业蓬勃发展,三年内数量翻两番
- • 黑山褐壳鸡蛋荣获全球首张“碳中和”认证,引领绿色养殖新潮流
- • 北镇猪蹄与故宫联名,推出“朕的夜宵”文创礼盒,一上市便卖断货!
- • “旅游直通车实现‘村村通’,票价全城1元普惠,助力乡村振兴”
- • 黄显声侄孙黄宏执导话剧《锦州1931》全国巡演,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革命精神
- • 北镇医巫闾山民宿集群盛大开业,周末入住率高达95%!
- • 万人成诉率连续三年全省最低,司法公正彰显成效
- • 教室墙面变身电子画板,学生作品实时展示,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
- • 锦州湾跨海玻璃栈道惊艳亮相,360°全景视野尽享渤海湾壮丽风光
- •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实现乡镇全覆盖,绿色出行新时代来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