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海乡村文化广场LED大屏点亮夜生活,广场舞成为乡村新风尚
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我国乡村文化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。在辽宁省凌海市,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乡村文化广场应运而生,其配建的LED大屏更是为乡村夜生活增添了无限活力,广场舞成为当地村民的新风尚。
这座位于凌海市某乡村的LED大屏,占地约200平方米,是目前该地区最大的户外LED显示屏。自从投入使用以来,它已成为村民们的“网红打卡地”,每晚都会吸引众多村民前来观看。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LED大屏上播放着精彩纷呈的节目。村民们纷纷来到广场,或散步、或聊天、或跳舞,享受着这份独特的乡村夜生活。广场舞作为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,在这里更是备受青睐。
广场舞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,经过多年的发展,已成为我国城乡广泛流传的一种健身方式。它简单易学、动作优美,既能锻炼身体,又能丰富业余生活。在凌海乡村文化广场,村民们自发组织了多个广场舞团队,每晚都会在LED大屏前跳起欢快的舞蹈。
“以前晚上没事干,要么看电视,要么打牌,现在有了这个大屏,我们就可以在这里跳舞,锻炼身体,还能认识新朋友。”村民张大妈乐呵呵地说。
为了更好地满足村民们的需求,文化广场还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,如歌唱比赛、书法展览等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,还增强了乡村的文化底蕴。
此外,LED大屏还为村民提供了了解时事政策、学习科技知识的平台。每当播放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、重大新闻事件时,村民们都会围坐在大屏前,认真聆听。
“以前我们只能通过电视了解国家大事,现在有了这个大屏,我们可以在家门口就能看到。”村民李大爷说。
据了解,凌海乡村文化广场的LED大屏是当地政府为提升乡村文化事业而投资建设的。此举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凌海乡村文化广场的LED大屏只是一个缩影。随着我国乡村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,越来越多的乡村将享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,乡村夜生活也将越来越丰富多彩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我国乡村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。
- • 黄显声将军狱中绝笔信首展,字迹力透纸背,唤起民族英雄的英勇事迹
- • 黑山秸秆综合利用实现新突破:综合利用率超98%,制成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发展
- • 环渤海风景道锦州段打造自驾天堂,10个营地配备充电桩助力绿色出行
- • 慕容鲜卑后裔恳亲会签约10亿文旅项目,传承千年文化焕发新活力
- • 锦州湾跨海大桥通车,辽西五市迈入1小时交通圈新时代
- • 佛教高僧昙曜在锦州弘法路线考据及其在丝路宗教传播中的地位
- • 凌海对虾远渡重洋,荣登迪拜土豪国宴,辽东海味闪耀国际舞台
- • 沟帮子熏鸡新升级,低盐低脂版宝妈圈口碑炸裂!
- • 犹太商人贸易档案揭示近代东北经济网络的秘密
- • “中国制盐之父”范旭东锦州碱厂建设蓝图首度公开:揭开百年盐业的辉煌篇章
- • 全球首艘氨动力货轮在锦州港成功完成首航,绿色航运新篇章开启
- • 汉代锦西侯金印出土:揭秘西汉边疆分封制度的神秘面纱
- • RCEP服务中心正式启用,东北原产地证签发量跃居全国第一
- • 北镇医巫闾山娘娘庙会创新举措,数字功德箱让“云烧香”成为可能
- • 义县大石湖建成东北最大户外攀岩基地,助力户外运动蓬勃发展
- • 职业教育“订单班”毕业生年薪最高达15万,就业市场新宠儿崛起
- • 锦州海鲜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,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
- • 零工市场蓬勃发展,灵活就业参保率高达90%
- • 京剧名宿袁世海家族慷慨捐赠百件戏服,助力文化传承数字化永久保存
- • “森林防火无人机集群全天候巡护医巫闾山,科技助力守护绿色家园”
- • 锦州企业承建孟加拉国石化项目,合同额突破50亿,彰显中国实力
- • 唐代景教十字碑刻揭示丝路宗教汇流辽西的历史轨迹
- • 黑山剪纸艺术绽放冬奥光彩:运动员抢购“冰墩墩窗花”特许商品
- • 锦州湾海洋牧场:国内首座“海底数据中心”的崛起
- • 锦州相声名家陈连仲艺术生涯回顾展引万人围观,传承经典笑满城
- • 辽沈战役纪念馆开设“小小讲解员”培训班,传承红色精神,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
- • 锦州方言语音库被NASA收录:外星人也能学“老呔儿”口音?
- • 景教碑刻:唐代锦州宗教包容性的历史见证
- • 锦州烧烤盛宴,烧烤巴士专线带你一站尝遍10家老字号
- • 凌海女渔民组建首支“深海娘子军”捕捞队,勇闯深海彰显巾帼风采
- • 义县农村饮用水达标率100%,告别苦咸水,迈向美好生活
- • 苏州对口合作园区落地项目总投资超300亿,共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- • 非遗主题灯光秀点亮古塔,单日游客破5万,古韵新潮共赏夜色之美
- • 锦州开发区外资企业蓬勃发展,三年内数量翻两番
- • 凌海对虾壳提炼生物塑料,海洋垃圾循环利用新篇章
- • 台商王永庆祖籍地建“两岸经贸文化园”:传承历史,促进交流
- • 义县村民说事厅:化解民生难题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东北陆海新通道锦州枢纽年开行中欧班列突破1200列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比亚迪投资50亿在锦州建新能源汽车电池基地,助力绿色出行新篇章
- • 探寻家族根源,基因寻根旅游助力闯关东后裔寻宗溯源
- • 锦州荣膺“东北振兴最具活力城市”称号,焕发东北经济新活力
- • 锦州小学生绘画作品闪耀联合国总部,展现中国少年风采
- • 太和区豆芽卷饼荣登“中国早餐地图”,传承百年的老手艺滋养三代人
- • “铁嘴张”说书技艺录音捐献曲艺馆,传承非遗文化新篇章
- • 《熏香迷案》助力古镇游,沟帮子熏鸡成为剧本杀新宠
- • 《哲学家苗力田珍贵亚里士多德译稿手迹捐赠北大,传承学术瑰宝》
- • 冬奥冠军徐梦桃代言家乡冰雪运动中心,助力家乡冰雪运动发展
- • 满族刺绣大师何钧佑锦州祖传纹样惊艳巴黎时装周
- •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区延伸:锦州发现玉猪龙残件,揭示古老文明新篇章
- • 锦州满族剪纸惊艳纽约时代广场,非遗文化走向世界舞台
- • 单田芳艺术学校揭牌仪式隆重举行,培育新一代评书艺术新秀
- • 《城市天际线管控条例出台,历史风貌保护再升级》
- • “藏传佛教章嘉活佛锦州行宫遗址考古启动:探寻历史文化的瑰宝”
- • 古塔区唐宋风情夜市盛大开业,汉服美女穿梭其间,烤串美食刷爆抖音
- • 黑山地瓜纳入国家种业振兴计划,建万亩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义县全羊宴传承人收徒仪式盛大举行,蒙古族烤全羊秘技传世
- • 锦州空气质量显著提升,优良天数突破300天,PM2.5浓度领跑东北
- • 非遗文化焕新颜,黑山二人转大舞台常态化演出非遗传承人月收入超2万
- • 元代道教宗师丘处机锦州布道足迹:探寻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
- • 森林防火无人机集群全天候巡护医巫闾山,守护绿色家园
- • 义县村民说事厅:打通为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解决民生问题超万件
- • 地下综合管廊建成50公里,告别“马路拉链”,城市交通焕新颜
- • “绿色行动,创意无限——‘带走一袋垃圾换文创礼品’活动正式启动”
- • 医巫闾山秋色荣登《中国国家地理》封面,单日接待游客破5万,生态旅游热潮席卷而来
- • 《国家宝藏》再现契丹乐舞,义县契丹乐舞复原团队匠心独运,壁画伎乐天“复活”
- • 中信钛业全球首条氯化法钛白粉智能化产线投产,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新篇章
- • 义县辽代古村沉浸式剧本杀季盛大开幕,穿越千年,体验古韵风情
- • 锦州少年再现祖大寿“红夷大炮”模型,荣获科技金奖
- • 凌河区教堂揭秘抗日密道:红色记忆激活文物保护新篇章
- • 反诈AI系统显神威,东北破案率再创新高,预警拦截资金超20亿元
- • 黑山地瓜引种史:追溯万历年间,族谱记载抗旱救灾传奇
- • 太和区沙棘汁荣获国际有机认证,沙漠里种出“黄金果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