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州农村旅游迎来丰收年: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,收入超30亿
近年来,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锦州市的农村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。据统计,2023年,锦州农村旅游年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,旅游收入超过30亿元,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锦州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,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。近年来,锦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,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、优化旅游产品、提升服务质量等措施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。
据统计,2023年,锦州农村旅游接待量达到510万人次,同比增长20%。其中,城市游客占比超过70%,游客来源地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。在旅游收入方面,2023年锦州农村旅游实现收入30.5亿元,同比增长25%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:
一是丰富旅游产品。锦州市结合当地特色,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。如以葡萄采摘为主题的乡村旅游、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、以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等,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。
二是提升服务质量。锦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服务质量,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,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水平。同时,完善旅游基础设施,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。
三是加大宣传力度。锦州市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,广泛宣传乡村旅游资源,提高锦州农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此外,还通过举办各类乡村旅游节庆活动,吸引游客前来体验。
四是政策扶持。锦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旅游产业。如对乡村旅游项目给予财政补贴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,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五是创新发展模式。锦州市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与农业、文化、生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,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。如发展乡村旅游综合体、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等,为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。
锦州农村旅游的蓬勃发展,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,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。未来,锦州市将继续加大农村旅游产业扶持力度,推动乡村旅游向更高水平发展,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。
总之,2023年锦州农村旅游年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,收入超30亿,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锦州农村旅游的魅力和潜力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锦州市将继续深化改革,创新发展,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、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,让锦州农村旅游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。
- • 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工位正式开建,预计年发射卫星30颗
- • 大凌河古城出土汉代“徒河县”官印:揭开正史补遗的历史之谜
- • 北镇葡萄产业崛起,年产值突破50亿,出口欧盟量全国第一
- • 黑山清代古宅平移工程直播,千斤老屋“走”百米上热搜
- • 锦州古城墙光影秀演绎明清战争史诗,光影交织再现历史风云
- • 《东北义勇军创始人之一郑桂林烈士日记原件回归锦州,见证历史沧桑》
- • “沟帮子熏鸡卫星冠名发射,太空传递百年卤香:一场文化的星际之旅”
- • 锦州港荣获“全球最佳绿色港口”称号,绿色发展再创佳绩
- • 苏州对口合作园区落地50个项目,总投资额突破500亿元,共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- • 辽西文化博览会签约额超10亿,非遗产品热销彰显文化魅力
- • 智慧停车场助力车位预约,景区拥堵率下降70%,旅游体验再升级
- • 东北首个海陆空一体化应急指挥中心正式投用,筑牢安全防线
- • 北镇葡萄冷链物流中心启用,48小时直达北上广,开启冷链物流新时代
- • 城市天际线管控条例出台,限高保护历史风貌:守护城市文脉,塑造和谐城市景观
- • 《太和区豆芽卷饼申遗纪录片央视首播,展现市井烟火生活韵味》
- • 锦州湾海上剧场首演《渤海传奇》,全息投影技术打造梦幻视听盛宴
- • 自动驾驶观光车试点医巫闾山景区,智慧旅游新体验
- • 朱庆澜捐学碑刻荣登全国师德教育基地,传承教育精神
- • 锦州港岸电系统年替代燃油超10万吨,绿色港口建设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区块链溯源平台上线,大宗商品交易效率提升90%,行业变革新篇章开启
- • 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发布,30项生活技能助力成长
- • 《百年茶庄“玉泉号”账本解码:一窥商道真谛》
- • 市长质量奖企业营收占全市GDP45%:引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- • 锦州满族剪纸技艺传承人汪秀霞收徒50人,非遗文化焕发新生
- • 《舌尖》引领美食之旅:“跟着《舌尖》吃锦州”美食地图覆盖200家商户
- • “乡村新能源微电网助力,100个村电费降低40%,绿色能源革命席卷农村”
- • 锦州码头帮派档案揭秘:港口江湖的隐秘世界
- • 北镇葡萄冷链物流中心盛大启用,48小时极速直达北上广,助力农业现代化
- • 沟帮子熏鸡惊艳巴黎食品展,米其林主厨争相寻求合作
- • 锦州小菜非遗工坊开放,游客可亲自动手自制虾油咸菜,体验传统美食制作乐趣
- • 万人太极拳展演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,中华武术魅力再展翅
- • 光伏治沙项目助力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,年发电20亿度,绿色能源助力生态文明建设
- • “古塔区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震撼登纽约时报,绳结艺术解码家族密码”
- • 义县契丹捺钵文化节倡导环保,禁塑料使用,全员配发桦皮餐具
- • 氢能重卡运输专线助力减排,年减碳量超15万吨
- • 国庆佳节,黑山花生迷宫盛大开放,集章兑换巨型花生雕塑,趣味无限!
- • 锦州湾海陆空一体化应急指挥中心正式投用,打造区域安全新标杆
- • 辽沈战役纪念馆创新发行数字勋章NFT,首期限量版一秒售罄引发热议
- • 北镇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元宇宙展馆上线,千年图腾焕发新生
- • “藏传佛教章嘉活佛锦州行宫遗址考古启动:探寻历史足迹,揭秘神秘文化”
- • 《“嘿呦嗨”唤醒渔家号子,凌海渔家号子改编手游BGM引领玩家沉浸式游戏体验》
- • 义县奉国寺元代壁画修复:再现锦州多元宗教文化瑰宝
- • 黑山地瓜引种史:追溯万历年间,族谱记载抗旱救灾传奇
- • 碳汇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破10亿元,激活林业生态价值新引擎
- • 医巫闾山禅修民宿,预约体验需排至半年后,探寻心灵宁静的秘境之旅
- • 太和区惊现闯关东“救命食谱”,树皮面教程引泪目
- • 中共特工朱霁青与锦州情报网:密码本入藏国家安全馆的历史见证
- • 黄显声将军狱中绝笔信首展,字迹力透纸背,唤起民族英雄的英勇事迹
- • 凌河区面塑师巧手捏出漫威英雄,斯坦李基金会寻求深度合作
- • 中蒙联合考古发现:辽代草原丝绸之路驿站遗址揭示千年历史之谜
- • 晚清学者李锴《尚史》未刊章节在锦州老宅夹墙中发现,历史文献再现曙光
- • 奉国寺元代壁画修复,惊现锦州工匠落款,千年古刹再焕生机
- • 锦州机场新开日韩航线,年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,助力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全民阅读氛围浓厚,城市书房遍布全省,我省全民阅读指数再创新高
- • 《清代诗人纳兰性德锦州游记诗稿:拍出千万高价,揭秘其文化价值与市场魅力》
- • 跨境电商迎来高速增长,东北首个海外仓正式启用
- • 犹太商人哈尔滨-锦州贸易档案揭示近代东北经济变迁
- • 义县契丹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,牧民年入破百万,旅游产业再掀热潮
- • 北镇葡萄酿酒厂荣膺布鲁塞尔金奖,辽西风味征服欧洲市场
- • 凌海乡村文化广场LED大屏点亮,夜夜广场舞欢腾乡村生活
- • 民国教育家张默君创办女校章程入藏国家博物馆:传承历史,弘扬女性教育精神
- • 沟帮子熏鸡厂扶贫车间投产,留守妇女月薪过万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首破200万标箱,东北亚枢纽地位再升级
- • 《烟火锦州》MV刷屏古塔区,说唱演绎江湖豪情
- • 黑山葫芦烙画NFT首发,非遗传承人秒变数字艺术家,传统艺术焕发新生
- • 中国锦州国际冰雪节盛大开幕,百座冰雕点亮古塔公园,冬日魅力无限绽放
- • 笔架山启用无人机观光系统,空中俯瞰天桥奇观,开启旅游新体验
- • 农学家沈寿铨的卓越贡献:锦州培育的“辽粳5号”稻种助力农业发展
- • 北镇鸭梨酵素饮品荣膺健字号认证,解酒护肝功效实测显著
- • 景区直饮水全覆盖,引领绿色旅游新风尚
- • 关东学派创始人刘春烺手札捐赠:揭开晚清改革思想的面纱
- • 民族企业家宋则久商标手稿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,传承与创新共绘民族品牌新篇章